这是个奇怪的人!
商贾在这个时代的地位不高,颇有些受人轻视。
可这位曹友学,似乎对商人极为看重。之前在海西时,许多人以为是邓稷的功劳。但苏双却发现,海西发展最好的阶段,恰恰是曹朋在海西的时候。整合商市,建立行会,通过官府和行会之间的联合,平稳物价,产生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苏双曾与好友张世平si下里说:“邓叔孙能在海西得大治之名,多亏了曹友学给他建立的基础。若非曹友学将两淮商贾凝聚一处,海西必然无今日的盛况。”
曹朋离开海西之后,两淮行会虽然依旧兴盛,但是却再也没有大的发展。
在外人看来,海西九大行会从海西走出来,遍布两淮之地,已经是了不得的发展。可是在苏双眼里,海西行会之o所以能走出海西,恰恰是曹朋给他们打好了基础。而曹朋走后,不管是邓稷,还是后来的步骘,乃至于现在的阚泽……他们延续了曹朋之前的政令,但终究比不得曹朋的重视,以至于最终被局限在徐州。
反倒是曹朋离开海西后,与陈群开设银楼,才进一步提升了海西行会的地位。
关键在于曹朋!
所以当苏双得知曹朋过来的时候,临时改变主意,希望能得到曹朋的认可!
在苏双看来,海西行会虽然发展迅速,并不是黄整那些人有本事。
同样的环境,如果换做是他苏双在海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行会的触角延伸至江东地区,乃至荆襄九郡。
当时,他和张世平说:“黄文清、潘勇之流,皆短视之徒。
曹友学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极佳的环境,可是他们却未给曹友学任何帮助。离开了曹友学,不出十年,海西行会必然衰落。若我是黄文清潘勇,定然和曹友学紧密合作,为他排忧解难。唯有得曹友学的支持,商贾才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
可惜,那些人都未能看出端倪……”
按照苏双的想法,行会就应该为官府服务,为官府排忧解难。
行会,不应该是独立于官府之外的机构,只能是官府的附庸。唯有这样,才可以获得官府更大的支持,获得更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苏双的这种想法,已隐隐摆脱了这个时代的官商概念,而与后世的官商,有一定程度的相似。
他希望能借此机会,与曹朋取得合作。
他需要曹朋这张保护伞,同样的,苏双也知道,曹朋需要他这样的商人来支持!
结果嘛……
不出苏双所料。
曹朋接纳了他苏双。
但越是这种时候,苏双就越是清醒。
曹朋接纳了他,但如果他不能给予曹朋足够的帮助,那么最终会被曹朋所抛弃。
与他而言,这万里长征他才走出了第一步。
如果想要得到曹朋的重视,他就必须要不断做出成绩……
“苏双,我现在需要劳力,大批的劳力,而且现在就要,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机会来了!
苏双轻声道:“公子想以最快速度获得劳力,还需找檀柘帮忙。”
“哦?”
“据双所知,檀柘帐下的汉奴,数量不少。”
“可是……”
“公子,檀柘乃贪鄙之人,好财货。
昔年张世平在富平县,有一库藏。为的是存放货物,便于与那些胡人进行jiao易。张家灭亡后,他那库藏就少有人知晓。双愿将那库藏献于公子,以解公子之难。<就要出漠北,也正是为公子所用之时。
得罪马腾?他没那个胆子,也不太可能大兴干戈……可是,这河西有许多独立的部族。若公子出手,必然会引发诸多变数。但如果是檀柘出手,嘿嘿,公子只需出财货便是,檀柘自会为公子效力。他这个时候,可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让檀柘出兵攻打那些独立部落,掠夺人口。
自己只需出些财货,便能够获得大量的奴隶和劳工……
曹朋不由得暗自点头,称赞这个计划不差。如此一来,他不但能获得人口,还不至于背上骂名。
“檀柘,会答应吗?”
苏双不由得笑了,“公子放心,檀柘若不答应,只可能是公子给的好处不够……不如这样,明日一早,咱们和檀柘商议。到时候,我会设法为公子和檀柘定下jiao易。不出一个月,必可保证,令公子暂时不需要为人口的事情,cao劳费心。”
曹朋,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se。
他原本就是想要苏双出面,没想到这苏双如此识趣,甚至不需要他开口便应承下来。
而苏双呢?
也觉察到了曹朋眼中的赞赏之se。
他心中同样感到高兴:至少在目前而言,曹公子已经认可了我苏家一men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