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笔趣阁 > 一品富贵 >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亲事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亲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易安,你杞人忧天哪。”卢多逊大笑道。

宋九没有将卢多逊当交心朋友,卢多逊也不会将宋九当交心朋友。宋九可能会前途无量,但野心不大,因此两人不算朋友,也不算是敌人。然而宋九的提醒,卢多逊依然不当一回事。

仿佛为了证明宋九是杞人忧天,在卢多逊蛊惑下,赵匡义再次对赵普下手,但不是赵普本人,而是他的亲家李崇矩。

先是将李崇矩调到广南任为邕贵浔横钦窦诸州都巡检使。

所谓都巡检使,就是边境巡查总防卫官员,不算是小官,但对于李崇矩,那是超级贬职了,况且又是在岭南。

李崇矩刚刚动身,朝廷再贬,调到琼崖儋任职,也就是海南岛。

宋九没有阻止,也没有参与。

他正在思考一件事。

先是高保寅建议,请朝廷裁减各节度使领支郡之权,但那是对付赵普的,不能当真。接着,虢州知州许昌裔向朝廷投诉保平节度使杜审进胡乱处理政务。

朝廷派左拾遗李瀚前去调查,李瀚回来后禀报说是各节度使管辖州县,都是派自己亲信掌管税务,对当地商业造成极大影响,导致各地货物不能畅通无阻,希望朝廷取消节度使管辖州县的权利。

赵匡义意许。

这才是真正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总共两次削减节度使,第一次是石守信,高怀德他们。第二次是郭从义,王彦超等五人。另外还有一些人老病死去,或者其他原因。如符彦卿,韩令坤他们。

但这不是杯酒释兵权的真正含义。

两次释去十几位节度使之职,还有符彦卿,韩令坤他们病死老死犯错误拿下的节度使,看似数量减少,实际没有减少多少,因为朝廷也提拨了新的节度使,石守信与王审琦等人,后来又重新授予了节度使之职。以及开疆拓土产生的新的节度使。

它真正的意义是释兵权!

通过两次交流式的罢免诸多节度使,与唐朝相比,朝廷有了任命罢免调动节度使的权利,减少了各节度使管辖州县的数量,又于他们管辖州县设置知县知州,从节度使手中收回一些行政权与财权。这才是赵大式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义上台后,又将赵普与向拱等人拿下,但这次释兵权,总体还是沿用赵匡胤时的做法。

然而这一回不同了。以前虽设知州,各节度使还有部分处理各州政务的权利,也有税务之权,一旦全部收回朝廷。手中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如何总领部下数千厢兵?

一旦执行后。节度使就会成为真正的名存实亡,彻底成为三公三师一样的虚职。虽然宋九对此早有准备。可初听到时,还如晴天霹雳一般。

它可不是小事件。甚至成为导致宋朝虚弱的根本之一。

然而宋九不知如何劝阻。

宋九正在沉思,李昉过来求见。

“见过宋公。”

“明远,勿用客套,有何贵干?”

李昉挥手让手下堂吏抬着许多书籍与手稿进来。

赵匡义削减兵权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倡导文治。第一件事是让李昉与扈蒙等十八名官员带着一些文吏修著《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

这是后来的名字,现在未修好,也未命名,太平御览起初名字叫太平总类,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类,一千卷,征收的各类书籍多达一千七百多本,主要是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

相当于稍稍缩小版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太平广记收录的是各类小说,以及野史等杂书,甚至包括一些黄色小说。

第二件事是修三馆,原三馆是在长庆门东北,几十间破房屋,湫隘卑痹,仅庇风雨,周庐徼道,卫士驺卒,嘈杂其旁。以至三馆学士来办公,或者写文书,都躲得远远的,不敢呆在三馆内。而且随着江南收回来,也收集了许多书籍,三馆格外拥挤。

因此赵匡义下诏于升龙门东北修建新三馆,东廊为昭文书库,西廊为史部群书,南廊为集贤书库,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六部图书,并且亲自设计,轮奂壮丽,胜于内宫诸殿。

对此宋九是持赞成意见的,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中国成为后世唯一的真正文明古国,正是因为文明没有中断,之所以文明没有中断,正是这些书籍带来的文明传递。

宋九仅是要求未来三馆建成后,准书院派学子前来抄录不保密的各类书籍图籍,以便文治天下。

实际是赵匡义那个未出世的八贤王赵元俨将来一个婢女会烧掉三馆,使大半书籍烧没了,宋九勉强记得这件事,因为他的推动,可能不会烧,可能还会烧。

书院抄录后,等于又备了一份备本,甚至以后的白鹿洞等书院再抄录,那么这些书籍将会全部保留下来。现在不珍惜,一千年后每一本书籍皆是宝贝儿。

但不能直接说出来。

宋九说了,赵匡义也准了。

李昉来正是为了太平广记许多书籍作者名字而来的。

太平广记收录的是小说,各种野史杂记,包括戏曲。宋九未动手写什么小说,可从他嘴中传出各种故事,流传到坊间,包括西游记,又经说书人编写后,进一步传扬开来。

还有书院编写的各类书籍,以及宋九请的文人编写的各类长编戏剧,这两者没关系,但是前者作者弄不清楚,署名是各类说书人,实际故事来源是宋九。

一旦编录,必须注明清楚,它也是一种荣誉。

而且不少,经李昉收录后。多达一百多卷。

宋九哈哈一乐,道:“明远。名字重要,还是内容重要?”

“但这些内容都是宋公想的。”

“没关系。当时逗家人一乐罢了,再经传扬,我看过,良莠不齐,写得好的是他们的本事,我能不能占有其名,写得不好的,格调低下,更不能将我的名字写在上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