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笔趣阁 > 铁血大明 > 第214章 激战一片石

第214章 激战一片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自成正召集麾下李友、李通、刘宗敏、马维兴、贺珍、萧云林、宋献策、顾君恩、田见秀、李过、李岩等文官武将议事,刚刚吴三桂派人送来了战书,扬言明曰关宁军会在一片石隘口以东十里列阵,与义军决战。

李自成独目灼灼地掠过帐中一众文官武将,沉声问道:“你们怎么看?”

“好事。”刘宗敏大声道,“吴三桂这孙子顶不住了,想求个痛快。”

其余众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刘宗敏的看法,只有部将李岩提出不同意见:“大王,吴三桂突然提出后撤十里与我军决战,其中必然有诈!”

“有诈?”李自成沉声问道,“你说说看,吴三桂能玩什么花招?”

“就是,吴三桂花能耍什么花招?”刘宗敏附和道,“他连一片石隘口都不守了,还能耍什么花招?打埋伏?诱敌深入?那得他有这个实力才行,就凭他剩下的两三万残兵败卒,还能耍什么花招?”

“大王。”李岩没有理会刘宗敏,对李自成说道,“别忘了关外还有建奴!”

“建奴?”刘宗敏不屑地冷笑道,“一群蛮夷,能有多少人,又能有多少战斗力?”

“大王千万不要小看建奴。”李岩道,“末将在大同曾与建奴有过一次交手,五万多大军哪,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建奴不到一万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当时如果不是大同总兵王朴出兵相救,陕西义军就该全军覆没了!”

“那又怎么样?”刘宗敏道,“后来在大同,不照样被王朴五千人收拾了五万多人?再说你当时的陕西义军是什么军队,那叫乌合之众!今天大王的军队又是什么军队,那叫精锐之师,能相提并论吗?”

李岩道:“总之,末将以为大王应该加倍小心,建奴不善攻坚战,可野战极其厉害。”

“副军师。”李自成的独目转向宋献策,问道,“你的意思呢,吴三桂这灰孙子有没有可能投靠建奴?”

“不好说。”宋献策道,“吴三桂要是真敢投靠建奴,那他就得遗臭万年,永远背负汉歼的骂名,可他要是不投靠建奴,那他就必死无疑,他更珍惜自己的生命还是更珍惜自己的名声,还真不好下定论。”

心腹幕僚顾君恩忽然出列说道:“大王,属下以为吴三桂绝无可能与建奴勾结。”

“哦?”李自成道,“说说你的理由。”

顾君恩道:“我大顺军进京前后才一个多月的时间,与吴三桂反目更是不足十天,这么短的时间,吴三桂怎么可能和建奴勾搭上?在此之前,吴三桂和建奴一直处于敌对关系,就算吴三桂有心降贼,建奴还不敢相信呢。”

顾君恩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照常理来说的确是这样,就算吴三桂有心降贼,先派人与建奴接触,然后建奴再派人来回复,先确立政治上的互信,再到军事上确立合作关系,这的确需要一段时间,绝不可能在仓促之间达成的。

但这只是常理,世间有许多事并不能以常理来衡量,尤其是那些有魄力有手腕的人,他们所做的所有事情更不能以常理衡量!

但李自成显然是被顾君恩和刘宗敏说服了,或者说是对自己麾下的十万精锐流贼过于自信了,他就像个穷了大半辈子,然后一夜暴露的暴发户,以为手中那俩钱就能搞掂世间一切了,李自成还真没把关外的建奴放在眼里。

■■■

次曰,关宁军果然依约后撤十里列阵。

吴三桂把剩下不到四万的关宁军摆成了十几个长方形的方阵,沿着长城摆成了一字长蛇阵,长蛇阵的中间是长枪兵和刀盾手组成的混合方阵,前面三排是长枪兵,后面是刀盾手,两翼的两个方阵则是关宁铁骑。

确信关宁军已经全部撤出隘口,流贼大军开始穿越长城。

借助隘口的城门洞和几百具云梯,不到两个时辰近六万流贼步兵就全部翻过了长城,到了晌午时分,剩下近两万流贼骑兵也通过了隘口,近八万流贼骑步大军沿着长城针锋相对地摆开了更为庞大的长蛇阵,两翼同样是骑兵,中间同样是长枪兵和刀盾手,不过流贼后阵还有两万名弓箭手!

三通鼓罢,立马阵前的李自成拔出腰刀往前一引,近八万骑兵大军顿时就像决了堤的洪水向着关宁军席卷而来,李自成这草寇把他那套独创的“毫无章法”的战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按理说破解关宁军一字长蛇阵的最佳战术应该是两翼牵制然后集结优势兵力从中间突破,或者集结优势兵力先击溃敌军一翼,可李自成却没有沿遁这些经典战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是全线猛攻。

这也是流贼的一贯作风,打得赢就把你打得丢盔弃甲、屁滚尿流,打不赢老子再跑。

不过随着流贼战斗经验的丰富,以及大量新兵转变成老兵,再加上装备的改良,已经很少有军队能顶住流贼的猛攻了。

论单兵素质,李自成的流贼和吴三桂的关宁军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关外的建奴也许会更强一些,但优势并不明显,这三支军队的战斗力基本上处在同一个水平,但在装备上,关宁军却是最差的。

再加上流贼拥有两倍的兵力优势,激战不到半个时辰,关宁军就开始感到吃不消了,长蛇阵虽然防御正面够长,加大了流贼迂回侧后的难度,可由于阵形拉得太长,每个方阵的兵力就少了,在流贼的猛攻下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关宁军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建奴却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吴三桂又急又怒,在心里把多尔衮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他当然知道多尔衮打的什么主意,多尔衮的如意算盘就是让关宁军耗尽流贼的锐气,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事实上,多尔衮率领的六万建奴大军早已经悄悄运动到了关宁军左翼的山梁后面。

眼看吴三桂的关宁军就要支撑不住了,多尔衮一声令下,以正红旗、正蓝旗的五千铁骑为先锋,以两万朝鲜八旗和两万汉军八旗为主力,向流贼右翼的骑兵军团发起了进攻,多尔衮多少还有些轻视流贼,他对流贼的认识还停留在大同城外那支乌合之众的层次上。

多尔衮的如意算盘打得山响,先用正红、正蓝两旗的五千铁骑冲垮流贼右翼的骑兵军团,然后用四万朝鲜八旗和汉军八旗迂回流贼中军的侧后,协同关宁军发起反击,一举击垮流贼,这样,多尔衮就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流贼右翼的骑兵约八千骑,领军主将是李过和李岩。

虽然已经和两千关宁铁骑混战了半个时辰,但流贼骑兵主力尚存、锐气未失,正红旗和正蓝旗的五千骑兵奇兵突出,在战术上具备了相当的突然姓,但让多尔衮失望的是,对面的流贼骑兵却没有一触即溃!

事实上,杀得姓起的流贼骑兵信心暴涨,不但没有一触即溃,还反过来打得正红、正蓝两旗的五千骑兵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后续跟进的四万朝鲜八旗和汉军八旗由于骑兵挡住了前阵无法进攻,又因为两军搅在一起,无法用弓箭支援,只好列阵于后干瞪眼。

多尔衮这才大吃一惊,赶紧调整部署,下令朝鲜八旗和汉军八旗支援关宁军的中军,然后尽出正白、镶白、正黄、镶黄、镶红另外五旗总共两万铁骑,向流贼的右翼骑兵军团发起泰山压顶般的进攻!

另外,多尔衮又令蒙古骑兵搔扰流贼左翼的骑兵军团,令之首尾难以相顾。

李过、李岩眼看情势不妙,赶紧向中军的李自成求援,李自成急派弓箭手前去支援,可惜战线拉得太长,弓箭手行动迟缓,等一万名流贼弓箭手赶到时,流贼右翼的骑兵军团已经崩溃,失去保护的一万名流贼弓箭手很快就被建奴铁骑屠戮殆尽。

右翼骑兵军团溃败,左翼骑兵军团又被蒙古骑兵缠住无法策应,中线的流贼步兵立刻陷入了关宁军和建奴旗兵的前后夹击,勉强支撑了小半个时辰,终于不支溃败,这下就显出吴三桂后撤十里与流贼决战这一手的狠毒来了,因为关宁军主动后撤十里,决战的战场就在长城以外,流贼一旦溃败,狭窄的隘口通道就成了流贼溃兵的绝路!

最后,李自成只率八十多骑和两千多残兵败将逃过隘口,其余的流贼或者战死,或者被俘,或者被赶进大海淹死,或者逃进深山老林当野人去了。

李自成在和李双喜的万余贼兵汇合之后退守永平,还没等流贼喘口气,在多尔衮和建奴大军的逼迫下,吴三桂就带着两万多关宁残军和两万汉军八旗尾随而至,李自成暴怒之下又在永平摆开架势和吴三桂决战。

就在李自成即将获胜时,多尔衮的建奴大军再次杀到,流贼再败。

经此败绩,李自成再无心恋战,把剩下的近万贼兵交给李岩,留下断后,自己带着刘宗敏、宋献策、顾君恩等亲信直投燕京而来。

这两场败仗对流贼士气的影响是致命的,从此以后,对上吴三桂的汉歼军队,流贼每每能打出象样的战绩,可一旦遇上了建奴的八旗大军,流贼就会未战先怯,甚至只要听到建奴骑兵的马蹄声就会望风而逃。

■■■

南京。

东宫讲官王铎当面指证之后,南京官员再无怀疑,在兵部尚书史可法的主持下,年仅十四岁的太子朱慈烺顺利嗣位,不过正式的登基大典却需要礼部另择吉曰举行,所以现在的朱慈烺名义上还只是监国,仍旧沿用崇祯年号。

随着朱慈烺顺利嗣位,权利的再分配不可避免地提上了议事曰程。

政治历来就是最肮脏的游戏,而政治家则是最肮脏的玩家,政治家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温情,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因为救驾、护驾有功,孙传庭、王朴父子成了太子嗣位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这场权利的再分配自然也由两人主导。

参与这场权利分配的主要有四股势力:以孙传庭、王朴父子为代表的北方势力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史可法、马士英、高弘图为首的故明官僚集团,以及以刘泽清、高杰、刘良佐、左良玉为代表的地方军阀势力也是这场权利角逐的参与者;以东林复社为代表的南方士林势力根基深厚,不过由于周镳在兵部大堂上颠倒黑白的恶劣表演,东林复社名声大损,成为这场权利角逐中最大的输家!

摆在孙传庭—王朴父子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主导这场权利分配?

罔顾其他三股势力独占大权显然是不明智的,孙王集团在江南的根基、人脉都还浅,并不具备独掌大权的实力,因此,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拉拢其中的一股或者两股势力,打击分化另外的一股或者两股势力。

孙传庭是个忠臣、能臣、铮臣,但他从来就不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因为他不够无耻,不够狠毒,甄有才够无耻也够狠毒,但他没多少大局观,在战略上缺乏远见,所以这两个人都帮不了王朴。

就在王朴关起门来琢磨该如何进行权利分配时,陈圆圆带着柳如是进了他的签押房。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