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笔趣阁 > 三国之男才女貌 >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九章 渔阳战鼓

第四卷 洛阳风云 第九章 渔阳战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个大才送到自己手下,刘宇心中自然欢喜,当即起身道:“我军能得先生之助,实乃天幸。先生今夜可先在敝府暂住,待明日刘某进宫禀明圣上,再委先生以重

“不!”李钧笑着摇摇头:“钧此次随军出征,不过感于将军报国之高义,非是贪图朝廷爵禄。将军只需在幕府中为钧辟一席位即可。”

“看来现在的东汉朝廷真地是没救儿了。”刘宇暗暗腹诽道。天下有真才学之士,基本上都不愿意到朝廷中任职。国家威信丧失到何种地步,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李钧不愿在朝中任职倒是合了刘宇的心意,毕竟刘宇一直所谋图的事情,确实是近乎谋逆,一个朝廷的卫道士是无法得到刘宇的信任的。当下,刘宇拜李钧为骠骑将军府椽,参赞军机。

军师的问题得到解决。又网罗了一个贤才,刘宇的心情大好,当晚就与李钧畅谈兵法战阵之道直至深夜。

汉中平五年,冬十月十二,为了平定渔阳张纯兄弟地反叛,同时也为了驱逐侵犯幽州的乌桓军队,骠骑将军刘宇奉旨节制河北四州军事,挂帅北征。同时。接到朝廷调令的镇军将军赵云也带领两万虎豹骑自汉中出发,赶往幽州与刘宇会合。

为了保证信任幽州牧刘虞的安全,朝廷到底从西园新军中抽调了两千人马进行护卫。而刘宇却将五百虎卫还有许褚都留在了洛阳。中平六年四月,就是汉灵帝的驾崩之期。因为历史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刘宇并不能保证北疆之乱能在明年三月份被平定,到时京师内局面变幻莫测,留下许褚和虎卫军。刘宇也能稍稍放心。

一行人急行十日,渡黄河进入冀州境内,行至冀州治所城近郊,刺史王衍帅冀州官员出城十里相迎。军情紧急。刘宇和刘虞两人跟王衍客套两句之后,刘宇就开门见山道:“王刺史,半月之前。本帅就已传檄河北四州。命各州整顿兵马器械。筹集大军粮草。不知冀州兵马是否已经做好出征准备?”

听到刘宇的问话,王衍的一张脸顿时苦了下来。犹犹豫豫地说道:“启禀元帅,我冀州六个月前被乌桓胡骑劫掠,各郡县兵马都已损折过半,下官筹措半月,也只召集了五千人马…”

“五千人马?!”刘宇的声音一下子变的冰冷起来。他是征北元帅,提前半个月行文各州,结果偌大的一个冀州竟然才聚集起区区五千兵马,如果每个州都是这种情况,那这个仗还怎么打?想到这里,刘宇又怎么可能不生气。

大概感受到了刘宇地怒气,王衍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又听到刘宇声音阴沉的说道:“冀州有户二百余万,全州郡兵多达十万,而你现在却只有五千人?王衍,你竟敢戏弄本帅,要故意贻误军机吗?!”

被刘宇怒声一喝,王衍再也站立不住,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哆哆嗦嗦的辩解道:“大元帅,下官冤枉啊!”

王衍身为冀州刺史,论品阶等同九卿,并不比刘宇低多少。可现在刘宇是节制四州的征北元帅,有先斩后奏之权,冀州归属刘宇节制,刘宇要以贻误军机为名杀他,那可是名正言顺,他怎么可能不怕。

刘虞和王衍原本有些交情,现在看他情形狼狈,出于朋友情谊,便拉下脸来向刘宇求情道:“大元帅,请姑且听王刺史之言如何?也许他确实有不得已地苦衷。”

刘宇冷哼一声,盯着王衍道:“你有何冤枉,讲!”

王衍这才稍稍松了口气,满头冷汗道:“元帅容禀,六个月前,乌桓骑兵突入冀州,各郡兵马猝不及防,清河、广平、魏郡等几个大郡纷纷告破,冀州东北兵马几乎损失殆尽。叛军退后,我冀州剩下的几万人马仅是分往各地驻守就已经捉襟见肘,如今能调出五千人马,实在已是极限,还望元帅明察!”

偷眼看到刘宇还是阴沉着脸,王衍连忙又说道:“不过元帅放心,下官召集的这五千兵马,都是我精心挑选的精锐骑兵,由我州中猛将义统领,下官可以保证,这五千精兵绝对可以以一敌十地!”

听了这话,刘宇的脸色才多少缓和了一点,自古兵在精而不在多,若真是五千精锐骑兵的话,倒也可堪大用。挥手让王衍起身,刘宇语气稍稍温和了一些:“王刺史,兵源之事我暂不追究,待阅过那五千兵马之后再做定夺。我且问你,北征大军所需要地粮草军械可都已经准备妥当?”

王衍松了口气,有些自得地说道:“元帅放心,大军所用军需,我冀州可一力承担,决不让元帅有后顾之忧!”

刘宇点点头,看来王衍处理政务地能力还真不错。等到进入城中,在校场看到冀州准备的这五千骑兵,刘宇地脸上才终于再次有了笑容。果然都是铁骨铮铮,杀气凛然的军中精锐!

在冀州休整一夜,第二天,刘宇就统领大军离开城,往幽州进发。

五日后,大军行至冀州边境的河间郡,军中斥候给刘宇带来一个让他惊喜的消息:赵云带领的两万虎豹骑,在经过二十余日的强行军之后,终于提前十天到达冀州安平郡,距离河间不足百里了。

与此同时,并州刺史丁原亲自率领一万并州铁骑,经石邑、常山,已经到达河间西北百里之外的安国县。还有代郡太守刘恢也派遣五百精骑前来军前效力,而统兵三员将领,分别是:刘备、关羽还有张飞!P:元帅在南北朝时才成为官职,这里是YY。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