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章了,笔者赶紧喝了瓶啤酒,做了一套英语试卷,以表庆祝。】
先说吴林禹和陈莉姗。
我猜得没有错,吴林禹想留下来的原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想和陈莉姗有个环境好好交往。每天在楼顶放完了哨,都能看到他和陈莉姗在跑道上闲庭信步。夕阳下的他们,令人生起羡慕。
终于,一路走来的心照不宣,化为了两厢情愿。
有时候,我在五楼的窗户上望着他们,也会想起段可。以前的我和她,也是众人羡慕的对象。现在,段可不见,角色互换,我变成了悄悄在一旁羡慕他人的角色。但这种羡慕里,还夹杂有由衷的祝愿。是啊,他俩初识在李工头的小区里,心生好感,又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双心相印,不在一起才怪呢。
除去收获爱情,吴林禹在“事业”上,也有了成就。因为他以前在部队待过,深受叶局长赏识。叶局长就让他用部队的方式,定期为保安部和发展部的人搞训练。至于部长陈大哥,他以前只是一个普通职员,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能。
训练得多了,保安部的人都和他很熟。甚至,吴林禹发号施令,大家也都遵令而行。陈大哥像是被晾在了一边,名存实亡,吴林禹成为了大家精神上的部长。但是陈大哥对这件事情倒显得满不在乎,整天还是乐呵乐呵的。
叶局长经常和吴林禹一起在讨论,讨论校园社区的安保问题,也对校园做过一些改善。虽然校园社区本身没怎么遇到过危险,但叶局长听说了烂耳朵赵的事情,担心有一天类似的团体,会光顾到学校来。当然,我隐约的感觉到,叶局长不是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他担心的,是实实在在的团体——城里边儿的“解放军”。
说到“解放军”,在学校住了这么久,我仍然没有得到过关于“解放军”更多的确切信息。我只知道,“解放军”住在城里,但他们从未露过面。学校里的人,也不会主动提起他们。
吴林禹和陈莉姗好上之后,就搬离了五楼,和陈莉姗单独划了一间寝室出来。五楼,就只剩下我和程佳华两人。程佳华担心自己的鼾声影响我睡眠,还是选择留在隔壁,没有和我住在一起。吴林禹和叶局长越走越近,有时候一天都见不到他。这我很能理解,毕竟他现在有身份有地位了,也要抽出时间陪陈莉姗。
再说陈莉姗。陈莉姗接受了叶局长的任务,为校园社区里的孩子们开设起了课堂。课堂很小,只有三名小学生。至于校园里的两个初中生,叶局长就没让他们去上课。毕竟,在现在的世界里,九年义务教育显得不那么重要,只要对世界有基本认识、对生活有基本自理能力,也就差不多了。
陈莉姗开设的课程很简单,就三门:语文,数学,常识。常识课是陈莉姗自己想出来的,她说,孩子们没有了父母,直接从一个环境,陡落到另一个环境,这已经很残酷了,不可能再让他们亲身去体验如今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她只能用自己的教导,让这些嫩童们,领到正确的世界观,懂得以后该如何生活。
与其说她是这几个小孩儿的老师,不如说她是小孩儿们的母亲。学校里的人都知道,自从陈莉姗开设了课堂之后,几乎就包办了几个小孩儿生活的全部。早上,她叫孩子们起床;中午,她带孩子们吃饭;晚上,她带孩子们回房睡觉。孩子们喜欢他,社区里的人也喜欢她。
陈莉姗每天过得充实,很开心。她的照相机,也充好了电。校园社区里有冲洗照片的设备,于是她就将一路上所照的相片,全洗了出来。照片很多,里边儿有很多不同的场景、熟悉的面孔。她洗了一叠给我,没事儿的时候,我就爱翻看照片,回忆以前的那些生活。
至于程佳华,他在校园社区里的生活,就要单调许多了。我经常都有放哨和巡逻的任务,不知道他每天在干嘛。但是,每次一回寝室,我一推开门,就能发现他。有时候他在玩吉他,有时候他在寝室的墙壁上画画,有时候又拿着笔在那个红色本子上写来画去。我很少见他跟其他人有过交流。
校园社区里的几个年轻姑娘,倒是对他很有兴趣,在食堂的时候找他搭过话。
她们的开场白往往是这样:
“嗨,昨晚我听见楼上有人弹琴,还在唱歌。听说那人是你,你看,今晚可以来我们寝室表演表演吗?”
“我想学吉他,可以教我吗?”
而程佳华的回答,往往是这样:
“不行,今晚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