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笔趣阁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六、城头变幻大王旗

六、城头变幻大王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农历八月十一日(9月26日),慈禧太后下令,各州、府、县议设的小学堂,着各地方官斟酌情形,听民自便。各省祠庙不在祀典者,苟非淫祀,毋庸改为学堂。

八月二十四日(10月9日),慈禧太后又下令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这些对新式学堂的重大打击,使得很多中小学堂门可罗雀,乃至关门。崇实中学是教会学校,几乎没有影响,相反,还多出了好几个新面孔,估计是从别的学堂转来的。

九月十八日(11月1日),高赓恩又上《新创学堂隐患甚巨请概予裁撤折》,称“此等学堂,类皆以中学饰为外观,掩人耳目,而专心致志惟在传布西学,以洋人为宗主,恃洋人为护符”、“学堂之中仅存中学名目,而西学乃所服膺,入其彀者无不奉其教、习其礼、服其迷心之药,甘心从逆而不改”,请求“明降谕旨,除同文馆、武备学堂、机器局留备实用外,所有京外新创之大、中、小各种学堂已立者一律裁撤,未立者停止举行,以杜乱萌而绵国祚。并请饬下步军统领、顺天府、五城及各直省将军督抚随地随时明查暗访,如有私肄西学、谬称讲求时务者,立即严拿,奏明重惩,庶浸淫西学、甘心从逆之徒无所凭依,即无从蛊惑,斯学术端而人心正,祖法不至再变,圣道不至再乱,而钜患可潜消矣”。

奏折虽然留中不发,但本已经是惊弓之鸟的各种学堂,闻信之后,或改换门庭,或关门大吉。

因为崇实中学已经创办了三十余年,其创始人丁韪良又是二品大官,还有美国公使馆撑腰,一成了遮风避雨的大树。孙元起眼见着班里又多了好几个学生。

西历11月初的一天,孙元起从高等班上完课,按照惯例,问道今天的课有不懂的么?”

就见后面有学生举手,我有问题!”

孙元起上课,是按照后世的教材进行的,有丰富的例证,讲述深入浅出,定义也非常缜密,一般上完课的都能听懂,且高等班本来很少人有发问。有问的,也多是下课后问一些其他边缘的问题。今天突然有人提问,很是惊讶。连忙道您有问题?”

孙元起是21世纪的新新青年,讲究的是人人平等,所以对学生很尊重,从不摆“师道尊严”的面孔,所以学生很喜欢他,尤其是初等班的。

“,我是刚从北洋高等学堂转学的,叫陈骥德,还有几位是保定中等学堂的。和原来同学相比,缺了一大截,想要补习。所以想问,课上是否有教材?”那个学生站了起来,年龄不大,身材也不高,约摸十五六岁,浓眉大眼,鼻正口方,皮肤小麦色,却是很活泼的样子。

“教材倒是没有。”孙元起答道,“先前开学的时候,已经和大家说过,我讲授的与他人不同,也没有教材,故叫同学认真笔记。如果你要看,可以问他们借来看。”

“借自然是可以的……”陈骥德有些为难的坐下去,估计新来的暂时和原来的同学玩不到一块儿去,借笔记的话有些困难。

孙元起刚要走,又有一人举手!”

收回脚,这次发问的是从开学就一直上课的同学,很清秀的一个少年,孙元起有些印象,说您有何问题?”

“,我是一直听课的——课后,我也曾看了我们同学的笔记,每人都不一样,甚至有抵牾的。”那个学生站起来,“我见上课都带着一些纸来,想是纲要,所以想请留给我们一用,下次课上便可还你。”

孙元起一愣,这个学生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因为他上课很少板书,只是偶尔需要画图时才动粉笔,其余都是张口说。为呢?孙元起有的苦衷,那就是他不认识多少繁体字,怕写出来露馅。同样,上课的提纲也是信手用钢笔写的,里面都是简体字,哪敢借给学生用?至于大家听讲之后如何,全看各人的笔记如何。而笔记差异问题,恐怕是各个等级班都会遇到的问题。

沉吟了半晌,孙元起道这确实是个问题。对了,你叫名字?”

“韩蘧,字伯玉,。”那个学生答道。

“这样,韩蘧你负责收集两到三份记录较好的笔记,陈……陈……”孙元起忘了第一个学生的名字,指着他示意道。

“陈骥德,字以德,。”陈骥德站起来。

“对,陈骥德,你找两位书写工整的,然后和韩蘧每周周五、周六晚上到我住处,从头开始整理,抄写下来,算是标准,大家轮流传抄吧。”孙元起不想写字,就用这个方法。至于初级班,就是周一、周二;中级班,则是周三、周四。

在清末,儒学氛围浓厚,讲究“师道尊严”,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又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所以听老师话、替老师办事,那是天经地义的。学生们没有丝毫意见,便允了。于是一周有六天,马神庙里都有学生往来。老佟笑着对孙元起说别人不的,还以为京师大学堂已经开学了呢!”

在住处,孙元起叫修房屋的那伙人,先把西厢房北间的那破炕给拆了,和中间连成一大间;又托老佟买了几张椅子、几张桌子。每次学生来的时候,孙元起便对着的纲要和学生的笔记,向学生口授该写,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笔受结束,还要再看一回,作一定的修改,才让学生拿写定。

最初的时候,大家来得非常规矩:周一、二,初等班;周三、四,中等班;周五、六,高等班。渐渐地就乱了,中等班借初等班、高等班的课本抄录,高等班也来听中等班、初等班的课,甚至在学校,有初等班的学生旷课去高等班听课……最后干脆混了,孙元起都记不清到底谁是初等班、谁是高等班了,反正每周6天,西厢房都有人。最夸张的,周日休息,还有人摸来问问题。

为了比划清楚,便于教学,孙元起亲自动手,做了不少实验设备,尽管粗糙,却颇合实用。又用薪金买了几样,摆在西厢房里,居然小有实验室的模样。

是 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