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笔趣阁 > 东唐再续 > 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二)

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处高·岗之上,李曜提枪立马,极目远眺,身边一字排开十余名河东名将,众星捧月一般将他置身最中间,气场初现。<ww。ieng。>

前方三匹快马飞奔而来,居中一名骑士远远高呼:“报!——斥候营申队探知,朱温败军在前方三十里处的郭庄休整小半个时辰之后,已经再次拔营,此刻正往东疾走!”河东军探马斥候十分jing锐,一般派出之时为三五人一小组,眼前这三人起来便是斥候营申队中的某一小组,探知消息后立刻赶来回报的。

李曜的表情依旧严肃,丝毫不出这是一位刚刚指挥河东军取得一次辉煌胜利,不仅收复蒲州,而且将晋王宿敌朱温打得丢盔弃甲的大军统帅。

但李曜自己知道,这一次他机关算尽,为的可不只是收复蒲州这么简单!

有河东军械监这个战斗力倍增器在,他从一开始都没担心过无法收复蒲州!

在他来,打败朱温八万大军、拿下蒲州,不过是最初步的胜利,这一胜利只是为使自己在河东一举树立足够的威严,确立年轻一代将领中不可动摇的第一人地位罢了。接下来的安排,才可以称得上是他的“战略规划”。

首先,他需要提前布局,使得河中大战之后,能够顺利得到河中,也就是得到河中节度使的旌节。这一点是他几年前就已经做出规划的,只有得到河中,才可以以此为凭,联结朝廷、河东两方面,同时可以住朱温,不使其有机会进入关中。以他的手段,只要河中节度使的位置到手,他有信心做好后面的事。

为了得到河中,同时为了给李克用留下更多的元气不被无端消耗,他有限度的介入了幽州事务。这件事单独起来只是为了给李克用节省元气,不会因为刘仁恭的变节去打那一仗——因为他知道在原先的历史中,那一仗李克用因为轻敌而吃了败仗,损失不小。但是他是个很会利用机会的人,他自然不会让自己的介入仅仅达到这么一个目的,因此他同时推荐由李克宁替代刘仁恭。李克宁这个人选,李克用基本上不太可能拒绝,推荐的成功率很高,而作为事成之后的回报,如果到时候李曜自己希望得到河中节帅的位置,李克宁因为希望他支持自己成为燕帅,当然也会投桃报李,反过来也支持李曜。他们二人,一个是李克用最宠爱的幼弟,一个是河东年轻将领中的魁首,互相支持的效果肯定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其次,他需要重创朱温。如今朱温坐拥整个中原,其在人口、经济方面的优势,加上中原地区本身的区位优势,使得汴军拥有极高的恢复能力,君不见清口大败之后,朱温这么快就能再次动员八万大军北上偷袭河中并意图占据?如果此次河中之战,仅仅是将朱温打败,让他顺顺当当逃回汴梁,那么迟则一年,快则半年,这损失他就能够弥补起来。而那时节,李曜这个可能的河中节度使,就要面临朱温倚仗中原深厚根基而恢复实力后的强大威胁了。

为此,他不能仅仅满足于击败。在他的设想中,最好的情况是直接击杀或抓获朱温,一旦如此,汴军内部必然乱作一团。如今朱温所拥有的实力,很快就会分裂,这一点毫无疑问,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过了——原先的历史中有记朱温之死,非常窝囊。

朱温年老,张王妃已逝,其骄奢yin·逸已经不可自抑。朱温的荒yin,行同禽兽,即使在封建帝王中也罕有其匹。朱温为黄巢同州刺史时,娶砀山富室女张氏为妻。张氏“贤明有礼”,朱温“深加礼异”,“每军谋国计,必先延访。或已出师,中途有所不可,张氏一介请旋,如期而至,其信重如此”。天祐元年张氏病死后,朱温开始“纵意声se,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帝往往乱之”。乾化二年,“太祖兵败蓨县,道病,还洛,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ri,全义妻女皆迫yin之”。张全义之子愤极要手刃朱温,为张全义苦苦劝止。至于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乱·伦,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博取欢心,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养子“朱友文妇王氏se美,帝(朱温)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朱温病重时,打算把朱友文从东都召来洛阳付以后事。其亲子“友珪妇亦朝夕侍帝侧,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指朱温)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ri矣!’”朱友珪随即利用他掌握的宫廷宿卫侍从及其亲信韩勍所部牙兵发动宫廷政变,“中夜斩关入”,“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友珪自以败毡裹之,瘗于寝殿”。

如果从历史上来说,如果朱友裕不死,这些或许不会发生。朱友裕跟随朱温征战多年,并以仁厚而颇得将士之心。又兼武艺超群,很得朱温宠爱。朱温曾经和李克用一起进攻黄巢的弟弟黄邺所守的华州,黄邺的士卒在城上大骂朱温是叛徒、李克用是助纣为虐。李克用大怒,吩咐手下人向城上she箭,但没有一个人可以she中那个说粗口话的士卒。朱温示意朱友裕,朱友裕弯弓搭箭,一箭而中。

由此可知,朱友裕不似朱温的其他儿子一样只有蛮力,也不似朱友文一样只会空谈。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准太子,在这个战乱时期,这样的人并不多。可惜的是在后来围剿杨崇本、屯兵永寿时病亡。朱温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跟朱友裕的死有很大关系。

从表面上,朱友珪杀朱温,正应验了中国的那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亲的嗜杀成xing,yin乱不堪,做儿子的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